2009kanazawa 459.jpg

**上圖:餐廳裡堅持將墊紙下緣對齊桌沿的規矩**

一位朋友於前年到了日本,直到今日;在連鎖餐廳裡一邊工讀一邊進修語言,甚為忙碌。問是否計劃就留在當地?她則無奈的否決,說全世界狀況都不佳,日本自不例外。每天的新聞總會上演民眾跳軌的戲碼,不僅是每天,而且每條電車路線都有;上課或上班途中,若電車莫名所以的半途停駛,那就又是有人跳軌了。

 

很難想像一個美得像畫、自栩為「亞洲裡的歐洲」的國家,在這強勢的美麗背後可能隱藏著多麼強烈的壓抑性格;從那收拾得一塵不染的街道就可略知一二。事事要求精準無誤的習慣,當然也是日本在戰後得以翻身的理由,而這樣「國家本身的成功」的事實,於是乎就成了日本國民修身齊家的模範:我們的國家就是靠這樣的準則在世界上擁有一席之地,有秩序、很準確、所有的美麗看起來都像是安排好的卻又都是渾然天成,這大概就是一般人對日本的印象。

 

日本給予世人的印象是相當清晰的,線條細緻帶上一點冷調,輪廓清楚、一彎一角都很精細。日本塑造自己的形象,像是一把頭尾都對齊的筷子,只要有任何一支頭尾對調了,就會馬上被調整過來。而這個國家的人民,簡直是煎盤上同時打下的荷包蛋,幾秒後一聲令下,整齊的「啪」一聲,毫無失誤的一起翻面。這似乎是他們的文化,而他們似乎也很享受如此整齊的感受;這對於出生在本來就很不整齊的國家的我來說,我很熱切的希望有一天我會知道,全國上下整齊一致的感受是什麼。

 

日本是一個從裡到外都包裝得精美的禮盒,你想從外觀找出任何一絲缺點簡直是妄想;然而,可以將一個禮盒包裝的如此完美,則需要實行很多的規矩、規則,這裡要折個零點一公分、上邊的折線一定要對齊下邊的;若沒有這麼多精細的規矩,恐怕包裝只是七零八落、粗糙不堪。就是如此想要包裝精美的理想,這樣趨於完美精準無失誤的想法,已內化於日本人的生活裡,小至國民小學開學典禮、大至一個成年人在組織中求生存,無時無刻不彰顯著這樣的理想。而這樣的理想,或是說這樣已內化成習慣的想法,好像已被日本人拿來用於控制人性,是一種方法用於掩蓋人性中自然存在的短處,因此只要顯露出人格上或社會上的缺失,所面臨的必是來勢洶洶的異樣眼光:你有瑕疵。這種因為追求美好而緊縮的社會壓力,在許多日本當代小說作家的作品中都可見到,在在都解釋了日本何以如此「完美」之因。

 

我想那些跳軌的人一定是不想再去對齊折線了吧。

 

失業或許是漫長人生裡的一個小轉折,然而對於從小到大背負著完美理想的日本人來說,那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坑;社會規範給予的壓力,竟可讓平時乖乖牌的上班族抽出刀,在鬧區裡殺害無辜;這些駭人聽聞的新聞所透露出的訊息,不知道幾百年來一向追求嚴謹與完美的日本國民是不是有什麼些微不同的想法了。

 

身為要一起被翻面的荷包蛋,也要面臨蛋黃不能破的壓力。

 

仔細想想,我出生於這樣一個本來就很不整齊的國家裡,應該是件好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lin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