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這本書多年以來,一直被隱沒在大書櫃中,直到去年因轉換工作,才有了空閒從架上拿下。這種態度,事實上也發生在其它好幾本書之上,就像是進門的好媳婦,惡婆婆卻從來未正視過一眼;某一天婆婆眉毛一挑、翹起二郎腿說:「那不然叫到跟前來看看吧。」好媳婦才得已讓婆婆好好端視一下那秀氣美麗的臉蛋。好吧,總之這本書就這麼被我看過這麼一次。

 

這本書在西方國家,應該是屬於全體國民的指定讀物,然而在亞洲國家,這本安妮的日記,搞不好還會被誤以為是加拿大的紅髮安妮。不太清楚這本重量級作品在台灣讀者心目中的定位為何,因為甚少聽過有人提及此書,不過相信若是看過此書者,一定會對二次大戰有更深層的反省與思考。我所閱讀的這個版本,是以第三者角度蒐集史實、輔以採訪記事的方法,透過報導文學的寫作脈絡,完整重現安妮法蘭克及其一家在當時的避居生涯;因此讀者能夠很周全的看到德軍攻佔法國時的事程轉變,以及荷蘭當時的民情又是如何影響著四處奔逃的猶太人的命運。

 

身為猶太裔,法蘭克一家被迫避居荷蘭,躲避德軍的生涯就在一處狹窄頂樓中開始。安妮當年不過十四、五歲,思想依然稚嫩、精神依然單純,然而這也支撐起她以無畏的態度面對歷史的追殺與冷酷,即使最終在集中營裡因病結束年輕的生命。毫無疑問,無論世人以什麼方法重現安妮的日記,無論是什麼文體、以什麼樣的角度撰寫,要透過安妮及法蘭克一家傳遞的無非是人性的光明面。荷蘭人民百年來宿以開放與包容著稱,在二次大戰時以隱匿方式協助了無數猶太人躲過德軍的殺害;二次大戰時德軍與法軍在邊界交戰,亦有兩邊僵持不下、最終在聖誕節前夕放下武器、共同高歌渡過聖誕夜的美談;大戰中,許多官兵協助敵方人民躲過一劫的軼事亦所在多有,姑且不論是真是假,這都給那些已對人心失去信心的人們一個重新評估的準繩。

 

所以從法蘭克一家,說到人性。

若不是已經對人性失去信心,為何世界末日之說會讓眾人一傳再傳,像個傳染病。何以來的世界末日,就是因為世人認為世界是被人性的墮落所摧毀。戰爭、污染、暖化、森林的消失、物種正以驚人的速度毀滅著,這些都來自於人性的瓦解、人心的脆弱,無力起身反抗因為自身的錯誤行為所造成的歷史洪流,歷史是否會走向正確的一方,在世人都對自身的人性毫無把握的此時,恐怕沒有人敢保證了。人心本應寬闊、耿直、毫無猶疑的領導人們「只做對的事」,但因為人類文化的「進步」,讓物質享受像是核彈般的迸發,幾世紀以來的演化,最後讓人性心靈也物質化,讓工業革命成為人類歷史中最不可饒恕的錯誤。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安妮法蘭克的日記會如此受到全球讀者歡迎的原因:好歹在書頁間還能捉住舊時代一絲人性的良善,人類還可以依據人性的光明面生存下去─就算是以自私自利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jlin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